登革热高发季防控科普
登革热高发季防控科普
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
近期随着气温的升高,伊蚊、按蚊等各类蚊虫也开始增多,加之临近五一假期,人群计划出游增大,蚊虫传播的传染病如登革热等传播的风险也随之加大。
一、什么是登革热?
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,经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所引起的一种以发热、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虫媒传染病,通常在夏秋季节(5-10月)高发。
人群普遍易感,大部分病例以轻症为主,少数病例可迅速发展为登革出血热等重症表现,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。
二、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?
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,主要由“患者--伊蚊--其他人”的途径传播。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。当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,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-10天的外潜伏期增殖后,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,因此并不是说被蚊子叮咬就会感染登革热,只有登革热患者在得病处于传染期阶段被蚊子叮咬,蚊子才有可能携带上病毒,而当这只蚊子再叮咬其他人的时候,才会把登革病毒传播给其他人。
三、感染登革热有哪些症状?
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、登革热、登革出血热,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。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高热、“三红三痛”和皮疹。
① 高热:突发高烧,体温可达39℃以上;
② 三红:面红、颈红、胸红;
③ 三痛:剧烈头痛、眼眶痛、关节肌肉疼痛;
④ 皮疹:四肢躯干或头面部,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。
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,早发现、早治疗,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家人。
四、如何预防登革热?
01防蚊灭蚊
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,不会直接的人传人。只要不被蚊子叮咬,就不会得登革热。
家庭应安装蚊帐、纱门、纱窗等;适时使用蚊香、电子驱蚊器、电蚊拍、防蚊灯等装备,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。
02清除居家积水
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,清除积水,可有效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,预防登革热。
03防叮咬
如若前往登革热流行区旅行,如广东、浙江、云南等沿海或延边地区,我国周边如马来西亚、泰国等东南亚旅游国家,外出活动如公园、绿化带等地点,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,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。还应避免在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。
此外,从流行地区返回本地后,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,要及时就诊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。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,应配合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落实登革热防控措施。
——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莲花幼儿园
二O二四年五月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